再读《摆脱贫困》的几点启示

作者:李柏阳 时间:2022-01-20 16:10

字号

李柏阳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精辟论述,是习近平洞察历史、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深度见解;是习近平忧国忧民、实干兴邦、振兴中华的真实写照;是党员干部与群众艰苦奋斗、激情创业、鱼水情深的生动昭示。在驻村工作时,我曾认真读过《摆脱贫困》一书,并写过一点体会,可当我进入福建省委党校学习时,再次翻开《摆脱贫困》,又是一次更深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憾、灵魂的共鸣。

  “才华横溢,是一种精神上的富翁;富甲城池,则是一种物质上的富翁。”成为精神富翁或物质富翁,都是人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何时又怎样才得以“摆脱贫穷”,是每一个人所思索的人生课题,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给了我们很好回答。

  启示一:弱鸟可以先飞,路子对了、方向明了,就可以飞得快、飞得高

  习总书记告诫我们,“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怎么能先飞?

  “摆脱贫困”,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我曾两次被省组派往农村驻村蹲点,特别是作为第五批省派在宁德霞浦三沙任花竹村支部第一书记,站在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前沿,深深体会到习总书记这一论断的深刻涵义。花竹村是省定贫困村,所辖三个自然村900多人,可实际长住人口仅仅23人,耕地实际种植面积也仅15亩。村内没有支柱产业,村民主要从事紫菜养殖和近海捕捞,但近年来受海洋气候与市场环境的影响,收益极不稳定,村民收入呈现负增长,颓废与萧条的状况令人堪忧。这只弱鸟如何实现脱贫,如何飞得快、飞得高,如何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摆脱贫困,要探讨一条贴近党政中心,契合群众需求,具有本地特色和长远特点发展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观日地标——福建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好在花竹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为花竹村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花竹面朝大海,日出光影变幻莫测,背倚南太姥山,奇岩怪石星罗遍布,居高临下,海天一色,大自然景观奇异瑰丽;全村保存的最完整最集居的原始石厝民居,古韵悠长,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价值,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精神认同和心灵家园。花竹被誉为是中国海滨日出及近海滩涂最佳摄影胜地,旅游、摄影人流纷踏而至。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引进旅游投资集团进驻花竹,引流村民回乡创业,着力推动休闲度假村、石厝民宿、摄影写生基地等旅游产品,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花竹村“中国观日地标”品牌效应,打造成旅游摄影、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的霞浦名片及福建最美村落之一,就是“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的路子”。按照这个思路,经过三年多的发展,花竹村终于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康庄大道。

  启示二:滴水可以穿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变”必能“质变”

  习近平说,“坚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见石之顽固,水之轻飘。但滴水终究可以穿石,水终究赢得了胜利。”他更强调,“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在任何阶段、任何工作都不可急功近利,要更加重视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地奋斗,锐意创取,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图为福建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一隅。

  不管是同自己思想意识的贫困还是社会经济的贫困作斗争,都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弄通弄懂、融汇贯通,需要细嚼慢咽、认真品味。实际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没有一下子变富的办法。但凡事反求诸己,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丢掉包袱,轻装前进。从基础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认真做量的积累,最后达到“质变”,滴水必能穿石。

  启示三:练好基本功,求真务实,关系到发展的成败

  习总书记在谈到干部的基本功中强调,一个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无论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在作决策、执行任务之前能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基层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要真正摆脱自己思想意识的贫困,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用真心、真情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实在在地当好人民的公仆。这就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干部都应当苦练这一基本功。

  “为政以德,譬方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为官也好,做人也好,行为上必须身体力行,成为表率;思想上要明白自己的职责使命,并且坚定不移,就像天空中的北斗星,处在他应在的位置,永远是那么的从容和淡然。党员干部更应坚持这样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操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履职尽责,用自己的言行赢得群众认可、人民信赖,群众才会众星捧月拥护你、爱戴你。

  启示四:“行动至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展才有强大的活力

  习总书记说,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党的工作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脚踏实地干出成效来。我理解,作为领导干部,要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修养,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作风为落脚点,抓住机遇,意气奋发,大胆开拓,争先创优,不攀比,不消极,不蛮干,紧中求活,活中求发展。路子明确了,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反对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和人浮于事、松垮散漫的习气,提倡满负荷和紧张高效的工作节奏,只争朝夕,今日事今日毕。对改变个人或一个地区的面貌,有什么抱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作风,关系到个人成长或整个地区工作的成败。因此要开动脑筋,大胆地去想,勇敢地去闯,“树立起‘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风格。”


图为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上放眼过云的美丽风景。

  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还需要很长时间反复研读,我将好好珍惜在党校学习锻炼的机会,领悟马克思主义精神财富,全身心投入党的伟大建设中去。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跋”中写到,“我也明白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我们必须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未来可能讲更有意思的话,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壮丽的事业,但今天只是今天,未来也只是今天的未来。在这本书中,我只提供一份我闽东实践、思考的记录,这对于闽东脱贫事业和其它事业之宏伟大厦或可成为一石一木,对于后来者或许也有些微意义——若留下探索,后人总结;若留下经验,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训,后人借鉴;若留下失误,后人避免。我亦断定此书会被人遗忘。遗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证明我们前进得很快。”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尚情操,是领导干部必须修炼的品格,也是每个共产党人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本文作者为福建省委党校第三期县处级领导干部理论研修班学员)

责编:郭晓愉

责任编辑:海峡民生新闻报料:0591-8830110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再读,《,摆脱贫困,》,的,几点,启示,李柏阳,《,
继续阅读
热新闻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推荐
关于我们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报料
Copyright © 2002-2022 HXMSNEW. 海峡民生网 | 备案标识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916号 | 闽ICP备18012327号-2